(四)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领先
目前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都有了自己的展馆,或多或少都有在本地举办的展览活动,并且,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展览业。但是,中国的展览业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而且集中程度相当高。就城市而言,公认的三大展览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三者可进入世界展览中心城市百强;以省份为单位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居前五位。这也反映了我国展览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经济发达省份的现状特点。
(五)展览直接收入增长缓慢,社会经济效益驱动
相对于展览项目数的地位,我国的展览直接收入②比很多国家都少得多,展览经济总量比不上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展览收入占GDP比重在发达国家一般在0.1-0.2%之问,而我国目前这一比重还不足0.08%。这说明我国展览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展览大国。
从展览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来看,比之美国、德国等展览大国,我国展览业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以2003年为例,我国当年的参展企业多达44万家,其中境外参展比重约10%,参会观众达到6000万人次,境外观众约300万人次。这说明我国展会对观众的组织水平较高,观众观展的积极性也很高。尽管专业观众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展览的直接效果比展览发达国家要差一些,但展览己是我国企业推介产品、结识客户、达成订货交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此外参展企业数、观众总数居世界第二,展览会参加者范围广泛,加之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往往伴以中国大陆主流媒体的强势宣传,展会具有明显的启迪大众、增长知识的宣传教育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