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行业在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12-12-06 浏览:2446
第一、会展经济的积极作用
会展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是现代城市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较强的经济联动作用。会展业不仅自身市场巨大,而且对国家、地区的服务、旅游、餐饮、通信、住宿、广告、交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有非常强的关联带动作用。据专家推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意即,举办会展本身的利润可达10%,但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利润可达90%。每年两次的广交会,带动了广州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展期间,广州市酒店客商入住率达90%以上,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外商云集广州,仅出租车的日收入就比平日激增300万元左右。会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单就展览本身来说,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再加上会展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更为人们增加了就业机会,如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促使了整个云南旅游业的火爆发展,进而带动了相关行业的40-50万人就业。另据统计,香港每年会展业,大约可为香港提供90000个就业机会。
(二)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会展业是一种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业。据英联邦展览会联合会的调查,对参展企业而言,企业通过一般渠道找到客户的成本为219英镑,而通过会展寻找到客户的成本仅为25%;对会展组织方而言,会展利润一般超过25%,有的甚至高达50%。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其他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目前,全球每年国际性会展总开销达2800多亿美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据统计,美国一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览会,经济效益达38亿美元。在我国国内,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人民币。
(三)促进城市改善设施,提高城市知名度。
会展业,尤其是国际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在交通运输、酒店服务等各方面优先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化市容市貌,从而为会展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的大连,原本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通过举办“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国际啤酒节”等国际性会展,促使其新建了一大批具备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并逐渐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会展城市。通过举办会展,还能够大大促进各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会展举办国或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如法国巴黎因每年举行300多个国际性会展,而享有“国际会议之都”的美誉。
第二、我国会展经济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经济低迷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一支独秀,每年GDP增长保持在7-8%的水平上,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再加上我国已经加入WTO,CEPA正式实施,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不断深入,以及北京申奥成功、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等等,都促使着我国会展经济的勃兴。目前,我国会展经济呈现出以下特点:
会展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展览场馆158个,室内展览总面积322万平米,室外展览总面积221万平米。其中,近年来,全国新建成的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馆30余个。基本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成都等展览中心。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会展有广州每年春秋两届的广交会、杭州的西博会、深圳的高交会、北京的科博会、宁波的服装节、北京国际家电展览会,以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全国 ( 消费 ) 商品交易会、全国旅游交易会等。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国内具有主办展览资格的公司已达 230 多家,每年举办的各种类型展会超过2000个, 展览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有专家预计,我国会展业在未来几年年均增幅将在 30% 左右。到 2005 年我国展览业直接收入将超过 65 亿元,为其他行业带来 500 亿元左右的收益;而到了2010 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时,仅旅游一项就可达 800 亿。
世界500强选择我们的理由
展览设计搭建服务热线:400-6179-888-
推荐服务商
进博会推荐特装施工服务商资质,设计搭建面积名列前茅
-
40万+
海内外项目搭建面积超过40万平,场馆100余座,搭建项目数与面积总量在展览设计搭建领域一骑绝尘
-
5大洲300余座城市
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内的300余座城市,与亚洲、欧洲、北美等主办场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
100位+
拥有业界设计师100余位和行业为数不多的自主研发团队,深度合作国内领先的设计师交流平台,多次荣获设计类奖项
-
一站服务
一站式展台设计策划运营,多角度为展会营销赋能,打通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设计搭建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