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企盼高质量品牌展会
发布日期:2012-11-17 浏览:2094
如何看待纺织服装专业展会在运作构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低水平会展如何向高品质展会过渡?展会过多是否好事?企业在参展中如何创新市场营销手段,迎接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展会市场开放?就这些问题,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悉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姜副会长说:“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要急于下结论,展会同样如此。中国经济发展是梯度的,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还没有一个中长期规划,会展业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怎样给展会打分,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手段,看老百姓、消费者对它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比如,纺织服装展会各地都在举办,经济发达地区—广东最早,北京、上海、辽宁、大连、青岛等城市也有,但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如昆明,借助“世博会”也搞个服装展,国际上214个国家,知名服装展事都集中在商贸大都。拿世界上知名展会数量的总和除周边人口,中国举办的展览除以13亿人口,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平均展览所占有的人群量要远远高于国外,这说明我国展览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容量,展会的诞生,正是迎合了市场的要求,因为消费内需、扩大需求仍处在上升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展会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可以进一步做个分析比较,5年前,中国人均GDP收入不到600美元,现在达到1000美元,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展会是引导人们消费,满足人们的欲望,更是企业作为市场营销的手段。像服装服饰展不仅仅是满足人们需求,它更是文化、艺术、享受、精神生活的混合体”。
“今年北京CHIC期间,有关部门在参展的纺织服装企业中作过一项调查:超过50%的参展企业认为展会的作用和意义不会因此降低;四分之一参展企业认为展会存在和发挥作用会变得更大;愿意增加或保持现有参展规模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87%,展会成为展示企业形象、表达文化理念、沟通展台特装的重要载体,像纺织服装专业展会,它可以引导企业往品牌、设计、文化、艺术、高利润空间发展”。
对专业性展会传统的运作模式如何进行创新?姜副会长谈道,过去依赖红头文件,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期战略眼光,不善于互利合作的做法必须纠正,进入会展业的门槛必须有个界定。有些地方举办展览采用“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服装展组织商家摆摊、推销、卖货,展出的产品根本没有体现品牌意识,这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也偏颇参展目的,在业界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组展单位缺乏“两个品牌”意识,(无统一标志,无品牌装饰)最终导致展会效果适得其反。
姜副会长说,重复办展必然造成争抢参展商,阻碍了名牌展览的发展;而低水平展会业界深恶痛绝,它搅乱了市场,摊薄高质量展会的利润率,其结果自然消退。竞争的结果将会淘汰办得不好的展会,而好的展会将在竞争中走向集中和垄断,新的名牌展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要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待展会的发展,根据市场消费潮流的预期去组织、推介展览,共同做大会展业这块“蛋糕”。
世界500强选择我们的理由
展览设计搭建服务热线:400-6179-888-
推荐服务商
进博会推荐特装施工服务商资质,设计搭建面积名列前茅
-
40万+
海内外项目搭建面积超过40万平,场馆100余座,搭建项目数与面积总量在展览设计搭建领域一骑绝尘
-
5大洲300余座城市
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内的300余座城市,与亚洲、欧洲、北美等主办场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
100位+
拥有业界设计师100余位和行业为数不多的自主研发团队,深度合作国内领先的设计师交流平台,多次荣获设计类奖项
-
一站服务
一站式展台设计策划运营,多角度为展会营销赋能,打通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设计搭建服务体验